一、優惠政策持續發力,經濟修復未來可期
管理人及其投資企業在疫情期間的生存壓力主要來自于固定成本經營中的員工工資及五險一金、房租等項目,管理人普遍希望可以通過降低/減免稅費、成本補貼(租金、薪資、社保、利息等支出)等方式來降低經營成本。同時,以延長貸款償還期限或豁免部分債務、提供流動性支持為代表的金融政策也受到親睞。
隨著國內外各項保就業、保增長政策的實施,海外疫情逐步走向穩定,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資本市場,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我們有理由保持樂觀。另外,我國經濟發展有著強大的韌性,疫情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在二季度會逐漸減弱,前期壓抑的一些經濟活動也會逐步釋放出來,因此二季度經濟形勢會比一季度明顯回升。下半年,隨著一系列更大力度的對沖政策效果顯現,經濟運行會更加穩健。
二、私募基金在支持抗疫防疫和復工復產中表現出了行業擔當精神
私募股權及創業投資基金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金融投資工具之一,不僅在優化經濟結構、促進創新資本形成等方面作用明顯;而且在疫情期間在自身發展受到影響情況下,積極引導支持所投企業多措并舉齊心抗疫、支持復工復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本次疫情當中,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行業及所投企業都受到一定的影響,開展投融資業務難度加大、被投企業經營成本高企、私募基金退出壓力加大等問題較為突出。協會作為基金行業的自律組織,將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下,積極履行《基金法》職責,繼續加大行業服務力度,進一步優化私募基金登記備案流程,打通私募基金與銀行、保險為 代表的長期資金對接渠道,暢通與不同區域、行業、組織的投融資對接機制,持續支持和引導私募基金行業健康發展,為我國實體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
轉載自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